close

      為了當初估價的壁癌,先估20萬不開心。再次為了壁癌,我們要求"停工"。有什麼事這麼嚴重呢!我們從開始動工,就在問設計師是使用什麼方式做防水材,又是用什麼牌子的什麼款防水材。又好意思催太急,兩週問一次,第一階段都完工了還沒有回答。第二階段的泥作就是要防水!我們為什麼要問呢?因為防水的方式很多,有從外牆做,但因為我們家的狀況,不管是一樓還是從陽台下來都沒辦法,只剩用吊車,費用大不打緊,有一個區塊跟另一棟房子的棟距大約只有40cm,既沒辦法搭鷹架,用吊車人一樣也進不去,只能用長柄滾筒刷塗防水材。所以外牆我們沒辦法選擇,只好從內牆著手。內牆著手的方法又很多,有人先做斷水溝,也有人用水泥加上類似膠的成份做成水泥板,或是上的是矽酸質,高壓針劑打入防水材,另外還有用浴室的彈性水泥來做內牆的防水,還有一種是做一層木板牆隔起來再重新做水泥牆面,這種方法叫~眼不見為淨。各位,看到這邊你會選哪一種?

      斷水溝是做外牆時的處理,這個施工方法也是網路上找的,因為沒有任何廣告意圖,所以網友可以自行搜尋相關字眼,就可以找到方法及照片了。  

      在這邊看來,水泥板的方式是最簡單又最便宜的方式,而且效果也還不錯,不過真正做防水的廠商店家,好像都不標榜用這種,但是找泥作的工人來做可能就會用這種。

      矽酸質跟斷水溝可以在同一資訊中找到,在這就不細說了。但是我必須說這是我看起來最有效的防水材,而剛是矽酸質這種材料,每家做防水的都有這種防水材,而款式也非常多,去一趟B&Q就可以認識很多種,再回家研究自己喜歡哪一種。而且B&Q是給自己施工處理的品質,所以通常也比較貴。在做防水材的人,通常是比較便宜的牌子,但是沒有不好,因為他們會使用的量會比較多,我們自己買通常貴,要自己塗好整面牆,應該塗的技術也不佳。所以只要前面工做得好,防水材塗的夠,原則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至於高壓打針的方式,網路上已經有太多人分享效果不張,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種針劑都是利用膨脹原理,去把細縫填起來,技術如果不好,也有人說裂縫更大,外加也很多文張說過幾年之後那個會膨脹的材料會縮,所以又會繼續再滲水。所以一開始我就不考慮了,因為我希望的至少是可以撐十年,因為我不是住幾年就會換房子的人。

      浴室的彈泥來做家裡的防水,這一點我一直很質疑,因為浴室是所謂的正水壓,是怕自己的水會往外漏,而牆壁面是怕外牆的水進來,也就是所謂的負水壓,感覺這兩樣就是完全不同的事。而這件事就是停工的原因,因為我們在要上防水材的前兩天才得知是用這種方式做防水。雖然說浴室是需要防水,彈性水泥也真的可以防水,但是浴室的水是短暫大量的。牆壁可能遭遇的長期的雨水一直飄打的狀況,也就是很容易滲入水泥讓水泥都泡在水中,如果梅雨季節就更可觀了。所以設計師說防水是用彈性水泥做牆壁的處理,真的讓我們很錯愕!因為多數大家對於談泥的定義就是用在浴室。所以我們實在無法接受,你指要搜尋牆壁防水,治壁癌,真的不會把彈泥放在首選,而且設計師保固的是三年,朋友說彈泥淋三年雨還夠撐,會不會在第四年就敗了。而且搜尋資料後也可以得知,對付有壁癌的牆壁做防水用矽酸質的效果最好。

 IMG_3384.JPG  後陽台4.JPG  

      在這再補充為什麼我們會抓20萬估防水壁癌處理,就是因為找過矽酸質防水的師傅,他其他都不做只做防水,就是用這個材質,估了三個房間再加一個窗邊是18萬,想說設計師的會貴一些就抓20萬,結果原來是用彈泥再估的,不過牆壁多了三面,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家人要連一面最正常的牆一起做防水,不過在拆的時候都已經打了就打了,差一面牆也不見得能省多少,就算了。但是看這價錢就差很多了吧!多了三面牆大約是4坪,一坪2000,也不過差8000元的拆除費。當然還有防水材,所以就是因為用彈泥多三面牆是20萬,用絕對保固五年有料的矽酸質,少三面牆是18萬。我們已經很早問了,目的就是因為我們不懂,等他告訴我們之後再上網查資料,再來考慮是不是要用或再討論。結果就在要施工的前兩天才說,每天都要上班,哪有那麼多時間查資料,兩天做了很多功課真的不想用彈泥,而且用這種方式很像就要我們就範,反正我就是要施工了,一般人可能就算了,但是我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壁癌跟防水,怎麼可以用我不能接受的方式強制施工呢!而且設計師因為我們停工,所以很不悅的說:彈泥都可以做浴室的防水,為什麼不能用在房間牆壁做防水!?

臥室2-1.JPG 臥室2-2.JPG  

      另外木板來隔的方式,也是有人這樣做,不過牆壁會內縮一點點,因為畢竟隔起來的多一些。但是成本也較低。

 IMG_0719.JPG    泥作3    泥作2  

      其實看起來,外牆的防水漆效果都很好,舉凡你在外面可以看到的有顏色的外牆,有鵝黃、綠色、灰色等等都是防水漆。所以如果能從戶外做防水,真的建議是這樣做,就不用整理家裡了。

      最後我們做功課後也不是選最貴的,但是是專做抓漏防水的公司在用的金絲猴507搭配p800,但是後來又發現一種也不錯的,是金絲猴777,p800拿來做搭配是在估價範圍內這瓶很貴,所以其實真的見磚拿P800來塗可能也所費不眥。我覺得不管哪個牌子,有問題直接打客服專線,問的問題他們也很熱心回答,而且不同型號的差異也回答的很清楚。以下就是金絲猴公司的回覆~

見磚後可以用P-800〔我在第一次驗收時也跟設計師提到過〕
之後就是粗底在來就是防水材,在這邊金絲猴有提到P-507適合局部塗佈
                                                                                                                                                                                P-777適合全室塗佈
再來才是粉光,接下來批土,最後上漆,如下表示(我依照金絲猴客服專業的回答做的)
 
紅磚 → P-800(金絲猴)→ 粗底(水泥砂漿)→P-777(金絲猴)→ 粉光 → 批土 → 上漆
 
粗底;也稱為「打底、打粗底」,指牆面以水泥砂漿粉刷,也意指地面貼磁磚時需要做的第一層底層,由於水泥砂漿較粗糙,故粗底能增加其附著力,使磁磚黏貼得更緊密。

粉光;所謂粉光就是以一樣的一比三水泥沙比例,只是水的比例高一點,然後施作的沙子,最好是用篩子篩過,把較大一點的小石子或雜物分出來,以免地面或壁面不平的問題發生。
  
以上是官方回答。
        後續也一直都是這樣講的流程,只是稍微改成~
紅磚 → P-800(金絲猴)嚴重部分→ 粗底(水泥砂漿)→P-507(金絲猴)→ 粉光 → 批土 → 上漆
包含會議記錄,而且這樣講的內容已經講了三次,在mail裡及當面會議時談的,
 
就在某一次的群組LINE裡,忘記是第三方還是設計師,再次確認流程為~
紅磚 → 粗底  → P-800(金絲猴)在嚴重部位    其餘部分皆為 P-507(金絲猴)→ 粉光 → 批土 → 上漆
各位,我們平常上班都在忙,我當時看到LINE的時候看到這幾個重要品項沒問題,我也沒特別注意,想說講了三、四次都已經確定了,今天應該只是在施工前做最後確認,偏偏老大也沒仔細看,於是我們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改了流程,因為當時最注意的是用料,所以擔心防水材的品項是不是我們要的,結果談好再次開工時,回家一看怎麼已經上粗底了,防水材不用等乾嗎?樓下使用P777還有用水養護,來回三趟,最後才完成防水。我們的怎麼才上就可以上粗底。問了之後才發現是流程改了,我回去看LINE,找到最後由第三方公佈的流程,我們在下面沒有反對而且說還說~只希望盡快完工。我們完全沒有立場,真的就是自己沒注意,但是真的很生氣,因為已經講了這麼多次都沒問題,就在最後一次沒看清楚,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是弄都弄了,最後我們要求,最嚴重的那一間要在嚴重部為先上p-800,最後才完成防水工程。真的是一整個很不爽。
 
        沒拍到p-800的照片,是一隻手掌就能拿起底部的大小,比1kg的奶粉罐還小一點。後來設計師說沒辦法接受改成777,因為在還沒打電話問過之前我們都決定是507,所以設計師不能接受就算了,只是777比507便宜,為何不能接受777我也不懂。但是那時候沒有記得問p-800的價錢。後來在刷的時候施工人員說那一小瓶很貴。所以我還是覺得防水找專業人士吧!工程進行到這邊,我深感設計師的重要程度,設計師若不專業和高級統包有何不同?統包跟各工班配合,當然沒問題。可是設計師要懂的東西範圍很廣泛,現在的業主很多都會自己做功課,很多東西用舊的講法已經不適用了。我認為設計師會碰到很多業主詢問,設計師的經驗就是解決答案的時候,而設計師這些施工的專業沒有跟著時代更新,任何問題都只問他的統包,統包才知道眉角,這樣不是顯得很不專業嗎?如果今天接過很多case回答這些問題應該都不是問題,可是我們的問題通常都在施工前兩天才知道答案一次兩次真的很生氣。我問問題的時間都很早,就是想說設計師有空在回答就好,他也不是只接我們一個案子,當然還有別的case,所以我並不希望我打擾到他。專業的設計師是不是應該在業主在選擇施作方式或材質選擇前,提供不同選擇,及說明不同選擇的差異,這才能讓業主瞭解並做選擇。而我們遇到的設計師是在某幾個問題沒辦法回答選擇及差異。所以我的想法是,因為這一次的教訓,其實工班也很清楚施作順序,如果真的喜歡設計師的設計,滿意他的圖,其實付了設計費把圖拿走,再用圖去找統包估價,或是真的有空的人自己當統包,每一種工班的自己詢問估價。這樣一定會比較省,當然時間就是金錢,省了錢會花很多時間,因為我當時估價單每種工班找一家或兩家,就很花時間了,因為拿了圖去不會馬上得到估價單,又還要等時間。而且越問自己會越懂,例如油漆就不能傻傻的只比單價,因為幾批幾磨也是估價的重點,隨便漆漆跟高品質的漆是不能同論的。剛剛提到樓下屋主~這裡再說明他的施工方式專業許多,還有養護期間,而且分三次養護來看狀況,養護的方式會噴水,而且每次噴水就要隔幾天才再過來看,都OK了才完工。就如同蓋房子也需要養護,養護得不夠,強度可能就會不夠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防水的部分就告一段落了。
        後續補充,牆壁為什麼抗負水壓很重要,因為負水壓來自於雨打或長期飄雨累積的水份,非正面水源滲透也是負水壓的一種,而矽酸質對混泥土或水泥沙漿等多孔材料具有一定的滲透性,能在毛細孔內硬化,達到堵塞水份通道的作用。所以日本核可的防水材質都是矽酸質。本來還想要用另一種還會吸附濕器的矽藻土,又稱(珪藻土)這個字好像是日文的漢字,因為這是在日本很慣用的材質,是塗在室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more 的頭像
    lovemore

    Emma的個人世界

    lovem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